李進檢查著每一把制作中的高密菜刀。
在那些鍛打的鐵具中,堪稱“高密一絕”的菜刀歷史悠久,名揚大江南北,享譽關東內外,是名副其實的高密特產、老字號。作為民間傳統制作工藝,高密菜刀已伴隨著紅高粱沃土上的鄉民百姓走過了400多個年頭,2008年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近日,記者采訪了從事了一輩子高密菜刀制造的李進,了解了高密菜刀的發展變化。
小作坊塊頭變大
12月3日下午,記者驅車來到了位于夏莊鎮的河西村,到目前為止,村里仍有四戶人家延續著刀具制造這項傳統的手工藝,而李進的前進刀具廠,已發展為當地規模以上的刀具廠。據了解,明代末年,高密夏莊、姜莊、張魯集等地,就有了打刀的刀匠并逐漸建立了刀鋪,經過百余年的發展傳承,幾乎人人都能打制菜刀,代代相傳。
53歲的李進畢生的精力全部投在了刀具生產上,也是見證著高密菜刀一點點的發展變化。他告訴記者,“我們這個地區一直以來是出鐵匠的地方,以前基本上村里的人都會打鐵制菜刀,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。由于從小耳濡目染,我從小就在村里的生產隊里給村里打鐵制刀,那個時候是純手工,算是小鐵匠,比較累。結婚后,同樣從事著打鐵,并逐漸地發展了自己的家庭小作坊式的生產,一步步發展到如今?!比缃窭钸M的前進刀具廠已發展為一家規模以上的企業,他也注冊了屬于自己的品牌,如今的李進菜刀銷往全國各地,小鐵匠也成了小老板。
莫言作品中曾有描述
高密菜刀的祖傳格言是:“銅薄響,鐵薄快”;“背厚刃薄,使到老不用磨”。高密,是菜刀之鄉。有俗諺稱:“高密刀、高密鐮,蹭蹭磨磨用三年;能切大能切小,一切切到海南島;能切粗能切細,一切切到意大利?!?br>
高密菜刀的最大特點是色澤黑藍,用錳鋼制作,又稱夾鋼刀。歷史上經營打制菜刀、鐮刀等刃子活兒的是鐵匠,也稱刀匠。所用工具有爐、風箱、砧子、錘子、鑿子、剪刀、磨石等,一盤爐要4人操作,即分掌鉗、打頭錘、打旁錘、拉風箱各一人,先將熟鐵打成毛坯然后開槽夾鋼、熟火、開片、接信子、剪毛邊、粗開刃、淬火、水磨刃、上把。淬火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。要使刀刃不卷不崩,鋒利耐用,主要由淬火決定。傳統淬火工藝,全憑經驗豐富的刀匠通過用手測試水溫,用眼觀察鍛打刀具的成色,用耳傾聽刀觸水時的“滋滋”聲來確定。這是制作高密菜刀工藝的精髓所在。據了解,莫言在其作品《透明的紅蘿卜》中,對橋梁工地上老鐵匠與小鐵匠師徒兩人有關淬火技術的爭斗,就有一段精彩的描寫。發展為30多個刀類品種
談起高密菜刀的發展,也由傳統的幾個單一品種發展為30多個品種,其用分工明確,用途多元化。如有專門用來切菜的菜刀、有專門用來切骨頭的、還有專門用來切水果的水果刀等等,可謂是功能齊全。而傳統的純手工制作也逐漸被機械化所替代,更加省力、出效率。李進告訴記者,“種類確實比以前多了不少,單純用來切骨頭用的菜刀就有四種,而且現在機器生產質量會更好一些,而且產量也翻了好幾個番,如今一年能生產近60萬把菜刀?!备呙懿说兑呀浢麚P大江南北,針對客戶的需求,李進還將菜刀進行包裝,打造成為禮盒,方便朋友之間的饋贈,一個六件套的菜刀禮盒,搖身一變,檔次上去了,價格就能賣到200多元以上。
據了解,高密菜刀歷史悠久,享譽關東內外,是名副其實的高密特產、老字號。作為民間傳統制作工藝,高密菜刀已伴隨著紅高粱沃土上的鄉民百姓走過了400多個年頭,2008年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李進表示,繼續將高密這一民間傳統工藝發展下去,讓其走得更遠。到目前為止,李進的高密菜刀已銷往深圳、安徽、重慶、上海等全國各地。
文/圖 記者 李奇?
(來源:半島網-半島都市報) 本文地址:http://gaomi.bandao.cn/news.asp?id=2480311